唐代,当地酒坊采用四种粮食酿制了一种“春酒”。诗人杜甫在品尝了春酒之后,即兴涌出“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的佳句。“春酒”后来便改名为“重碧酒”了。
宋代,宜宾绅士姚氏酒坊采用大米、高粱、糯米、荞子等五种粮食酿酒,酒质甚美。宋代诗人黄庭坚在品尝了“姚子雪曲”之后,给出了“杯色争玉,白云生谷”、“清而不浊,甘而不哕,辛而不螫”。而这与1963年第二届全国评酒会上的评酒专家给予五粮液的“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尤以酒味而著称”的评价有着惊人的相似。这足以证明当时的五粮液酒的酿制技术已经趋于成熟。
明朝初年,宜宾陈氏继承了姚氏产业,并不断发展壮大,“五粮液”迄今使用的老窖,就是明代建造的,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不仅如此,陈氏酒坊在继承“姚子雪曲”生产工艺的基础上,还总结出“陈氏秘方”,从而使得酿酒工艺更加完整、酒质更趋稳定。这就是五粮液的前身。当时上层人士将“五粮液”称之为“姚子雪曲”,下层人士将之称之为“杂粮酒”。
清宣统元年(1909年),陈氏秘方传人邓子均将自家酿酒带到一个家宴上,晚清举人杨慧泉品尝了该酒以后说:“如此佳酿,名为杂粮酒似嫌凡俗,而姚子雪曲虽雅,但不能体现此酒的韵味。此酒是集五粮之精华而成玉液,更名为‘五粮液’是一个雅俗共赏的名字,而且顾名可思其义。”自此“姚子雪曲”改名“五粮液”。已有百年历史。
五粮液酒继1915年首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之后,相继在世界各地博览会上共获39次国际金奖。
1995年,五粮液在“第十三届巴拿马国际食品博览会”上再获金奖,并被第五十届世界统计大会评为“中国酒业大王”。
2002年6月,五粮液在巴拿马“第二十届国际商展”上,再次荣获白酒类金奖。同时,五粮液还四次蝉联“国家名酒”称号,四度荣获国家优质产品金质奖章,“五粮液”商标1991年被评为首届中国“十大”,经过多年的打造“五粮液”品牌连续在中国白酒制造业和食品行业“有价值品牌”中排位,2012年品牌价值达659.19亿元。
从商标辨别真假是的,标鉴别 真的注册商标是“五粮液”牌,以醒目的“五粮液”三个大字作为特殊标志,商标图案底部用黄色谷穗衬映,谷穗以上全部套红,“五粮液”三个字是谷穗图形略突出,商标背面印有出厂日期,透过酒液和瓶体就能看清晰。铝盖与瓶口咬合不紧则是假酒的又一标志,有的甚至可以随意旋转,乃至颠倒后会漏酒,标签背面的出产日期与批号,有的在出产日期中印上了“年、月、日”,而不是用横线隔开,有的以“1995”、“1996”表示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