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蜗牛“三高”养殖新技术 高温 幼螺出壳后15天内,室温要控制在27-30℃,昼夜温差不超过 5℃。否则,易因温度过低、温差过大而引起蜗牛死亡。螺生长期的温度要控制在25-28℃,超过30℃时蜗牛采食量下降,可能出现夏眠现象,应喷水降温。成螺期温度要保持在25-28℃。
高湿 幼螺期要求有较高的湿度。饲养土相对湿度保持在40%,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若湿度不够,可采用喷水增湿。水只能喷洒在箱壁或池壁上,不能直接喷洒在螺身及饲料上。在螺生长期,空气相对湿度要控制在85-95%,饲养土湿度为35-40%。成螺期的相对湿度必须保持在85-95%,饲养土湿度保持在40%左右。 高钙 除蛋白质、维生素及碳水化合物外,钙质对白玉蜗牛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钙是白玉蜗牛螺壳和卵壳的主要成分,如果饲料中缺钙,螺壳则会很薄易碎,引起烂壳病。在白玉蜗牛生长期中,要特别注意钙质饲料的饲喂,尤其是幼螺期,除投喂新鲜幼嫩多汁的青绿饲料和精饲料(如黄豆粉、玉米粉、细米糠、奶粉等)外,还要投喂含钙质丰富的饲料,如骨粉、贝壳粉、蛋壳粉等,以保证幼螺营养,促进幼螺快速生长发育。
此外,放养密度对白玉蜗牛的生长发育也有较大影响,一般每平方米的放养数量为:幼螺期2000-3000只,3月龄600-800只,4月龄400-500只,5月龄200-250只,育肥阶段放养150只左右。
对于白玉蜗牛的饲养,其实主要还是看环境。保证温度在25~30℃,调节湿度稳定在80%到90%,并做到适当的通风换气即可,非常的容易饲养,还需要注意的是,蜗牛是雌雄同体,所以繁殖速度很快,基本每一只都能产卵,所以一次养不要养太多。在养育白玉蜗牛的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几大问题:
1、室温达不到,这会导致白玉蜗牛不繁殖或者死亡。温度应该保持在23~30摄氏度,昼夜的温差不能超过8℃。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大大增加蜗牛不繁殖,孵化不出,或者孵化出来不适死亡。
2、饲料选择特别重要,饲料选择不对容易导致幼蜗牛死亡。这种就是虚不受补,补死的。
3、白玉蜗牛需要及时补钙,这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蜗牛的的钙不够,会导致蜗牛壳软化,或者爆壳死亡。
4、如果以上的原因都没有出现时,就只能说开始的白玉蜗牛带病源了。
正常情况下,白玉蜗牛年产卵四次左右,平均每次150-200粒左右,今天蜗牛养殖厂就给大家介绍下交配产卵的技术:
⑴增加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动物饲料和矿物质饲料的比例。种螺的精饲料配比是:米糠40%、麸皮或玉米粉30%、黄豆粕13%、干酵母2%、鱼粉5%、贝壳粉10%,有条件的话,还可适当加点蛋氨酸、赖氨酸,这对促使其性腺发育有很大好处。
⑵适当增加光照。常说白玉蜗牛有喜暗畏光习性,实际上白玉蜗牛的生活、生长、繁殖也需要一定的光照。种螺若长期饲养在黑暗的环境中,会极大地降低它们的交配产卵。因此,白玉蜗牛不宜饲养在长期黑暗的环境中,应该每天给种螺保持10多个小时的光照,以红色光线为佳,一般在30平方米的室内安装一个25瓦的红色灯泡即可。
⑶增加放养密度。在室内饲养箱养殖时,放养密度以每平方200只左右为佳。蜗牛的产卵率很高,可以产出自身体重1/3的卵,因此,白玉蜗牛产卵后极易造成虚脱,此时如果刚好温、湿度欠佳或平时管理不善,极易引起种螺死亡,一般情况下10%的死亡率还是算正常的。
一、养殖方法的开发
养殖开发,是白玉蜗牛开发的根本。用什么方法养,用什么饲料喂,以及怎样养都决定着白玉蜗牛发展的数量和质量。
自从白玉蜗牛实行家养以后,用什么方式来饲养,也都一直不断地在研究和探讨。本文在前面介绍的几种饲养方式,只不过是众多养殖方式中的几种。随着白玉蜗牛养殖业的发展,养殖户的增多,人们在保证温暖、潮湿、阴暗、通风、防逃的前提下,还会有更多的既经济又实惠的养殖新方法出现。
二、药用的开发
蜗牛是我国重要的资源,全身都可入药。用白玉蜗牛的单方、复方、验方等,几乎遍及全国各地,急待有人去开发和整理。
利用蜗牛治病的方法,一般都较简单。有的只是将蜗牛拿出食用就可达到某种疾病的效果,更多的是将蜗牛洗净、晒干、捣碎、研末贮存使用。其使用方法有两种:一是外敷;二是内服。
以前用蜗牛治病,大都只在民间传用。由于研究甚少,有关蜗牛治病的机理,很少有人阐述,致使蜗牛应用临床不多,减少了蜗牛利用价值。现在,随着对蜗牛治病机理及研究的深入,已经开发出了部分以蜗牛为主要原料的药品,随着科技的发展及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开发作用快、疗效好、使用方便的蜗牛药用品定会有广阔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