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虫夏草是中国特有的中药材,它与人参、鹿茸并列为三大补品,中国古代中医药典籍中都有记载。始载于《本草从新》,据载:“冬虫夏草,四川嘉定府所产者,云南、贵州所产者次之。冬在土中,身活如老蚕,有毛能动,至夏则毛出土上,连身俱化为草”。《本草纲目拾遗》云:“出四川江油县化坪,夏为草冬为虫”。在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成书的《本草备要》中也有冬虫夏覃的论述:“冬虫夏草,甘平。保肺益肾,止血化痰。”
5月,温度升至4–10℃,土壤解冻,僵虫体表长出菌丝并与土壤黏结成一层膜皮,子实体迅速向上生长至20–50毫米的棒状子实体,露出地面;6–7月中下旬,子实体头部逐渐膨大,子囊孢子在适宜的温湿度、光照下成熟并弹射出来,此时,地下僵虫腐烂,子实体空心,扩散出来的孢子借助风、水再去感染蝙蝠蛾幼虫。天然状态下,冬虫夏草完成无性和有性世代需要约3年的时间。
药理作用:①免疫调节,虫草多糖具有双向性调节作用;②镇咳、祛痰和平喘,冬虫夏草、虫草菌舒张支气管作用明显;③样作用,调节恢复试验雄鼠的性功能紊乱;④抗肿瘤,冬虫夏草对小鼠肺癌的原发灶和自发性肺转移、淋巴瘤有抑制作用。另有、抗肿瘤、抗疲劳、抗衰老、抗心肌缺血、保护肾等作用。
冬虫夏草接种的关键在于选择寄主昆虫性薄弱的幼虫期,尤其是刚蜕皮和取食活动激烈、摩擦损伤率较高的时期。当饲养的蝙蝠蛾幼虫达4-6龄,有2/3以上的幼虫蜕皮时,把幼虫集中。接种时先用冬虫夏草的子襄孢子制成较浓的孢子悬浮液。用喷雾器均匀地喷到幼虫体上,每天喷2次,共喷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