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可移动的能源设备,电池在现在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几乎所有的便携设备上内置电池,常见的可重复利用的电池如手机、智能手表、笔记本电脑等;一次性的如燃气灶,玩具遥控器内置的干电池等,而诸如汽车、电动车等动力电池的存量也在急剧增长。但是对于处置失效电池的正确方法,公众却没有一致的看法,甚至连电池行业内对“电池回收”的意见也大相径庭。
据家电网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电池产品分为一次干电池(普通干电池)、二次干电池(可充电电池,主要用于移动电话、计算机)、铅酸蓄电池(主要用于汽车)等三大类。而新的家用动力电池和车载动力电池组也正在风行,对于废旧电池集中回收较为统一的是指普通干电池。而对于二次干电池和动力电池的处理方式则各有说辞。
电池污染严重?
普通电池能对环境造成污染,主要是因为电池中含镉铬等重金属元素,此外还含有微量的汞。事实上,普通干电池生产过程中并不需添加镉、铅、砷等物质,对环境污染程度的莫过于镍镉电池。随着技术的发展,镍氢电池、锂电池正在逐步取代镍镉电池。
公益环保宣传片中多半这样描述随意遗弃电池的弊端:1节废旧电池会污染1平方米土壤及几十吨地下水,废旧电池应集中回收。但是与类似的宣传手册说法相反的是,电池业专家认为干电池直接遗弃到不可回收的垃圾桶中,反而不会对环境造成集中破坏。
HEA查阅多个科学调查时发现,一颗钮扣电池弃入大自然后,可以污染60万升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用水量,而我国每年要消耗这样的电池70亿只。
然而,有关人士却认为,污染60万升水的计算结果,是基于将钮扣电池中的重金属全部溶解于水,并均匀散布在水体中的假设做出,但实际上重金属溶于水是十分困难的,更不可能均匀分布在水体中,实际可能造成的污染远小于理论计算的值。
行业从业人士向家电网称:废电池的污染能力被严重高估,我国早在2003年就出台了《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规定从2005年起停止生产含汞量大于0.0001%的碱性锌锰电池。如今,随着技术进步和生产工艺的更新,大多数干电池主要含铁、锌、锰等元素,已不再含汞、铅等重金属。很多干电池外包装上还贴上了“不含铅、汞”的相关标识。
对于报废的普通干电池,没有强制单独收集处理的政策,国家既不鼓励也不限制。以前有关废电池危害环境的报道缺乏科学依据,在某种程度上对群众造成了误导。
要不要集中处理废旧电池?
国际上通行的废旧电池处理方式大致有三种:固化深埋、存放于废矿井、回收利用。废电池的收集重点是镉镍电池、氢镍电池、锂离子电池、铅酸蓄电池等废弃的可充电电池和氧化银等废弃的扣式一次电池,对于普通干电池,国家既不鼓励也不限制回收。
美国、日本、欧盟等地区也并未把群众日常生活使用的普通干电池作为危险废物对待,更没有强制单独收集处理普通干电池的法律。少数发达国家的电池(子)工业协会、个别城市曾经组织过普通干电池收集活动,2015年开展这类活动的地方已经很少了。
废旧电池回收产业有利可图!
资料显示,3000吨可以回收杂锌锭141吨、冶金二氧化锰300吨、铁皮260吨、电解锌181吨、电解二氧化锰340吨、铁皮500吨,价值相当于国家开发两个中型矿山的费用。
不过要回收这样大数量的废电池十分困难。以首都北京为例,在大力宣传和鼓励下,3年才回收了200多吨。在环保模范城杭州市,废电池的回收率也只有10%。据了解,目前瑞士和日本已建好的两家可加工利用废旧电池的工厂,现在也因无人进行加工利用废电池处于停产状态。这不得不让很多投资商和地方政府慎重考虑投资建回收厂的问题。
虽然国内和国际上对于干电池的含汞量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市面的干电池可以随垃圾处理。但是,如果一个地方聚集了太多的干电池,又或者干电池未达到环保指标,还是会对人体和环境带来一定的危害。同时,从资源再利用的角度来看,还是有着干电池回收和利用的市场空间。从干电池的主要品类锌锰电池和碱性锌锰电池来看,回收可以获得汞、锌、镉等金属,并彻底解决电池造成的污染。
当然,现阶段对于干电池的处理已经做得比较完善,干电池和生活垃圾一起运往垃圾焚烧填埋场处理,既方便又经济。不过由于历史原因,许多人并不知情的认为干电池应该集中处理。而在处理条件不很完善的情况下,废旧干电池若集中处理,反而会造成一定的污染,事实上并不如分散装进垃圾袋丢弃更加友好。